第(2/3)页 “陛下,臣一时糊涂胡言乱语,还请陛下恕罪!” “臣不过是感念陛下恩德,思及陛下已有月余没有上朝理政,按照朝廷制度该由储君监国辅政,而太孙殿下贵为当朝储君,本就有此资格,所以才会……” 官员一通着急忙慌地解释,却无异于把事情越描越黑。 朱棣一张老脸阴沉如水,锐利目光来回逡巡,不断在太孙与汉王之间扫来扫去。 起初他看到朱瞻基满脸错愕,还以为这是老二那个混账的诡计,故意把太孙架到火上面烤。 然而此人却是直接点出了朱瞻基的储君身份,一门心思地想要帮朱瞻基正名,这就让朱棣很是疑惑了。 难不成这不是老二那个逆子的诡计,而是太孙的苦肉计? 要知道“唯名与器不可假人”,不管做什么,都必须师出有名。 尤其是大义之名,这对太孙与汉王都极其重要,毕竟他们二人都要坐上这张龙椅! 偏偏此人言语之中满是大义,点出朱瞻基是储君,按照制度该由他监国辅政,很明显是在替朱瞻基张目。 呵,这倒是有意思了啊! 朱棣扫了一眼脸色阴沉的朱瞻基,又看向面无表情的朱高煦,一时之间还真看不透这是何人的手笔。 朱高煦见火候差不多了,也不再沉默,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朱瞻基。 “太孙,你还真是好手段啊!” “本王请求朝廷推行一条鞭法,你反对也就罢了,还想监国辅政?” “怎么,这是真把朝廷当成你朱瞻基的一言堂了?你是不是想执掌大权后彻底废了一条鞭法?” 泼脏水这种事情,小孩子都会做。 朱高煦很清楚,太孙和他的太孙党绝对会反对一条鞭法。 因为这一条鞭法哪怕是利国利民的仁政善举,却是他汉王朱高煦提出来的,所以太孙和太孙党会极力反对。 偏偏他们都快忘了,真正想要推行一条鞭法的人,不只是他汉王朱高煦,还有天子朱棣! 朱棣想要成为千古一帝,就必须得有文治武功,得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! 所以朱瞻基和他的太孙党羽,为了反对而反对,浑然不顾一条鞭法对大明朝廷的利处益处,这从一开始就错了。 现在朱高煦要做的很简单,把朱瞻基和他的太孙党羽推到一条鞭法的对立面。 他们反对的越凶,朱棣就会对朱瞻基越失望,直至最后彻底下定决心,废了太孙,更易储君! 朱瞻基张了张口想要争辩,然而朱高煦却并不给他这个机会。 “其他的暂且不提,本王就问尔等一件事情!” “一条鞭法,是否于国有利于民有益?” 第(2/3)页